姜文電影三部曲 姜文的電影風格
[2022-08-21-15:43] 編輯:雨澤
從演員轉型為導演,姜文是中國一個頗為成功的電影人。他從2010年-2016年連續導演的三部影片:《讓子彈飛》、《一步之遙》、《邪不壓正》,成為了其電影生涯中重要的作品。
姜文的電影具有很主觀表達,且他對這個社會的見解和感受會反應到片子里。他的影片最顯著的特點有:
擅用電影旁白
和許多影片一樣,姜文的電影里有許多旁白,且這些旁白貫穿著整部影片,起到了很好解釋故事情節的作用。
“色”的場景
這種色色的情節在他所有片子中都可看到,然而就在這種看似色的鏡頭里,透露著人物的個性、心理活動和思想情感。
道具:望遠鏡
無論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還是在《讓子彈飛》中,觀眾都能看到望遠鏡。這確實很有意思。望遠鏡有觀察遙遠之處,洞悉遠方事物等特征,姜文在影片中借用望遠鏡也有著表達對世事的洞悉和遠見。
黑色幽默
他的電影很生活化,臺詞也很有個性,除了脫口而出的臟字外,詼諧幽默是姜文電影最大特征之一,如:“我就是想占著,還把錢掙了”,“日本人生氣和客氣都是一個模樣!要不咋叫鬼子呢?”,看似搞笑用語,卻隨處體現著譏諷意味。
特寫鏡頭
在拍攝時,少數遠景后,即切入近景。姜文電影的鏡頭習慣采用中景,尤其是特寫。這有利于表達人物的內心活動,譬如: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馬小軍躲在米蘭的床底,這組對其臉部進行特寫的鏡頭就非常精妙地傳達出了男主角馬小軍闖入米蘭家中,又無意間偷窺到米蘭換衣時所表現出的驚怕,以及這位少年對異性的好奇的心理和懵懂的復雜內心活動。
- 相關專題: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 評論